曾都区东关学校

  • 发布时间 : 2017-11-17
  • 来源:


-、学校基本情况
    曾都区东关学校,创建于1905年,(清朝光绪31年),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,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百年老校,从最初简陋的私塾学堂到如今的“湖北省科研名校”,一路走来,见证了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壮大。目前,学校占地面积19600平方米,建筑面积10599平方米,体育用地5760平方米,绿化用地780平方米。学校建有创客教室、智慧课堂、白板一体机网络教室、计算机教室、录播室、实验室、多功能会议中心、广播电视台,电子图书借阅览器、图书阅览室、美术室、音乐室、舞蹈室、少先队队室等教学配套功能室。学校分为小学部和幼儿园,小学部现有39个教学班,在校学生2535人,幼儿园8个教学班,园区幼儿415名.共计教职工148人,其中特级教师1人,中小学高级教师98人,国家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人,省级骨干教师2人,市区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5名。近三年来教师个人获国家级、省、市、区政府部门评先表模及教育各专业部门教育教学类奖励达100多人次。经过多年的“砺师德强素质”工作,东关学校培养了一支爱生胜过爱子,爱校胜过爱家,师德高尚,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。

二、学校主要办学特色
    百年风雨,一代又一代东关人秉承“求真、求知、求实”之风尚,紧紧围绕“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”的办学理念,不懈地追求“让童心飞扬,为未来奠基”之目标。在实践中,以高效课堂为中心,教育科研为依托;以艺术教育为借力点,双语教学为特色;以个性发展为核心,养成教育为抓手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,形成了独特的东关文化和鲜明的办学特色。

(一)开展传统文化教育,形成校园文化特色。近几年我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,注重校园文化建设,提高办学品位,学校一处一景,“四书五经”国学造型处、国学长廊处、书本造型处、花坛竹简造型处等景观介绍了国学知识、中国书法的发展及中国绘画的发展,唐诗宋词,炎帝神农文化及季梁文化等。我校注重将传统文化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,通过开展唐诗宋词朗诵会、手抄报展示、汉字书写大赛、东关讲堂等活动,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,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,熏陶了学生的思想感情,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。同时,传播传统文化,弘扬人文精神,营造浓厚的翰墨书香校园文化氛围。学校常年开展双“百、十、一”活动,双“百”、双“十”、双“一”,即:学生从进入东关学校到小学毕业要“读百部经典、唱百首金曲、跳十支劲舞、发十副作品、写一手好字、养一张笑脸”,逐步形成东关校园特色文化。

(二)开展信息技术建设,形成现代教育特色。我校把现代教育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,是湖北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数字校园示范学校。形成六大电教特色:一是网络畅通无阻。为了满足智慧校园创建要求,学校对基础网络设施进行改造升级。开通了千兆专线,配置万兆核心交换机,千兆接入交换机,实现了无线网千兆到a p,有线网百兆到桌面,数据畅通无瓶颈,分类管理无重叠,网络信号全覆盖,支持两千个终端同时上网,满足学校数字化管理、办公、教学和生活交流的需要。二是实现无纸办公。协助电教站建设曾都区智慧校园数据中心,创建了智慧校园管理平台,将我校“人”(教师、学生等)、“事”(教务、考务、教学、行政办公等)、“物”(固定资产、办公用品等)三个层面的管理统一到一个平台,一个app链接了学校、家庭和社会。学校有了平台,班级有了空间,师、生、家长都建立个人空间,实现了移动互联、无纸办公,走班排课、数据分析、教师发展、学生成长等新的管理需求,实现了教学、办公、管理、交流数字化。三是尝试智慧课堂。我校在原有电子白板班班通基础上建设了两个智慧课堂实验班。建设基于“云网端”组合应用的智慧课堂,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。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智慧课堂的建设,以校园云平台为基础,配置智慧课堂教师终端、学生终端、无线AP和充电车,集成智慧课堂微云服务平台、基础数据平台、多媒体授课系统、微课制作系统、课堂互动系统,在教师移动授课的基础上,实现课堂师生互动、学生个性学习、教师针对性教学、学习资源汇聚和动态评价分析。四是开展创客教育。我校建设了三D打印、开源组件两个创客教室。以“让学生享受创新与分享的快乐”为目标,集创新教育、体验教育、项目学习等为一体,融合多学科知识,培养学生的想象力、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,让孩子们体会到创新的快乐。五是随处扫码即读。安装了两台电子图书借阅器,为每位师生配备了一个电子读书账户。六是启动智慧教育。学校建起了校园局域网,搭建了五个服务平台:智慧校园管理平台,教学资源服务平台、网络服务平台、录播服务平台和校园电视台。学校为每位教师配置一套终身享用的网络版互动智能教学软件——畅言教学通,创办了校园网站,正在筹建数字电视台。我校利用计算机技术、网络技术、通信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,基本实现从基础设施(网络、终端、教室等)、资源(图书、讲义、课件等)到活动(学习、教学、研究、管理、生活等)的数字化、智慧化。

(三)开展课题研究,形成教学特色。几年来,学校参了与中央电教馆十五规划课题《网络环境下,教学模式的研究》,顺利结题,并被授予课题实验先进单位。参与省级小语“综合性阅读”、小数“教与学的有效性” 和 “经典诵读”课题研究,都已圆满结题。目前,学校正在开展省级课题《智慧课堂的创新应用》的实验研究。我校把每周三下午第一节确定为写字课教学,一、二年级习铅笔字,三至六年级练习钢笔字,各班语文教师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示范指导,学生们在书写上有很大的进步。每周五上午第一节全校开展诵读课教学,让学生读古书、诵古文,在经典文学中提升文化素养,同时还提倡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经典,增进亲子感情,提升家庭文化品味。每天早晨课前15分钟孩子们诵读诗文,校园里书声琅琅;中午课前15分钟孩子们伏案认真书写,校园里静悄悄。写字课、诵读课成为我校加深文化内涵的重要教学内容,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!

(四)开展实践活动,形成德育特色。东关学校是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。学校创造性地开展适合学生特点、富有童趣、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系列活动。如落实好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课、建立高标准的少先队活动室、开展“五好小公民”主题教育活动、“中华魂”演讲征文比赛、书画大赛、“唱响校园”十大歌手选拔赛、青少年科技体验------太空种子种植活动、英语演讲比赛、红领巾纪律纠察队、大队干部竞选、班级安全文明卫生监督岗等,彰显了活动育人特色。

(五)开展“一校一品”,形成艺术特色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,坚持“校有特色、生有特长”的办学思路,规范艺术教育管理,注重艺术教育课程的落实,加强对艺术特长生的辅导,先后组建了书法、围棋、舞蹈、跆拳道社团与市电视台《星星园》栏目长期合作,建立记者站拍摄成长纪实片,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自我的舞台。在全校推行“特色大课间”,开展啦啦操训练,啦啦操将成为我校的又一项艺术特色。